2008年,中国联通开始组建云计算团队,经过5年的探索后,在2013年正式推出沃云品牌,承载中国联通对外的云计算服务,又历经8年的技术研发和服务积累后,在2021年再度迎来新的战略升级。 “13年琢磨、13年锤炼,中国联通云计算业务品牌全面焕新,联通云从此踏上新的征程。”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说。 13年的时间,联通云从0起步,在积累中蜕变。如今,联通云已成长为中国联通“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中,承接大计算业务的统一算力基座,将提升“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算网服务水平,为数字经济打造“第一算力引擎”。 至此,十年磨一剑的联通云以一朵全新的“可信数智云”定位浮出水面。 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的“底座”效应 单从发展的时间线来看,联通云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几乎是同频振动。 2008年前后恰是云计算的初始期,全球市场AWS刚刚推出不久,国内云计算方兴未艾,中国联通的起步期基本与云计算的成长期相吻合。 在过去云计算产业走过的这13年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爆发式需求,直接驱动了云计算的高速增长。互联网业务为云计算市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给市场带来了两个非常积极的变化: 第一,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效率,云计算是典型的技术驱动,无论是AWS、微软,还是国内的阿里云,几乎每个季度都会有新的技术面世;第二,随着云原生企业和更早上云的企业在商业上的成功,形成了对同行业的降维打击,这促使更多和更大的客户开始选择云。 在此过程中,云计算开始变成一种“能力”,作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和支撑数字经济的“新基建”。 也正是看到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联通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加快实施算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打造以联通云为核心,涵盖新型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的一体化算网融合产品体系,实现架构领先、自主可控、算力高效的能力特色。” 这意味着,联通云的能力集,不能局限于云,而要以云能力为核心,充分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可信安全等创新技术,成为一朵能够支持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的全栈能力云。 因此,联通云迎来了这次战略平台升级。 可信数智云,没有技术短板 经过13年的发展,云计算市场也已度过了早期的市场拓荒期。每一家成功的云计算公司都已完成了技术积累和用户积累,应该说标准化的传统云服务格局已定,下一步的争夺是精细化的深耕。 这也是为什么,政企上云被认为是云计算2.0时代开启的原因。因为对政企客户而言,上不上云已经不是核心问题,最根本的需求变成了如何业务创新的上云、数据安全的上云。 这代表着主流的云服务商,必须从技术创新、云网端的一体化,自主可控的安全能力到服务的丰富性,缺一不可,不能有短板。 随着联通云的战略升级,从新的slogan“可信数智云”也可以看到联通云,基于云、数、智和可信这些关键词做了深入的技术融合。 首先,从云技术的角度:联通云的云原生技术,全面支撑中国联通的集约化业务系统,稳定承载4亿+用户的核心业务运营,创造30万+容器实时在线的超大规模云原生技术实践,对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可信赖的算力支撑;同时,分布式云跨域一体,实现四级云网覆盖、秒级跨域调度、5G应用一键下发,进一步深化5G云网协同融合。 其次,从可信安全的角度:联通云推出了全新自主可控联通云操作系统3.0版本,支持云原生+虚拟化双技术栈,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软硬件,支持以统一技术内核多形态交付,提供国产化端到端全栈解决方案。 第三,在服务丰富性的角度:联通云持续推动PaaS产品数智融合,支持亿级IoT连接,提供40余项人工智能原子能力,8种区块链通用服务组件,aPaaS组件支撑160余款自研应用,实现集约化运营和一体化敏捷交付。升级后的联通云,可以提供280多款IaaS和PaaS产品,满足通用场景下的客户上云需求。 最后,加上中国联通的看家本领,云网一体的能力:算力与网络深度融合,构建CUBE-Net3.0新型算力网络,增强覆盖336个城市的产业互联网CUII的可编程能力,实现一点入云,智能组网,算网一体调度,打造“一网联多云,一键网调云”的云网一体化服务。 短板原理告诉我们,衡量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在技术上没有短板的联通云,才有机会让这朵“可信数智云”成为中国云市场中的“奇兵”。 联通云未来能走多远? 云计算的百花齐放,也催生了不同的流派。如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派,华为云为代表的科技派,而在运营商流派当中,联通云则很有希望成为一家最具代表性的云。 在笔者看来,联通云的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进行定位。 其一,中国联通在云计算技术上潜心自研,同时在大数据、AI、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也坚定走自研道路,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今年二月份,更是将几家创新业务子公司合而为一,以联通数科公司进行集约化管理运营,在数字化服务领域可谓以一挡十。 其二,中国联通对云业务的战略投入是坚定的。过去几年一直在集团内部坚持云化战略,以至于可以通过自身云转型的实践,对外输出云原生的经验。 其三,云计算竞争的前提是资源和规模的竞争。很多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主要围绕北上广深来构建,但是欠发达的地区的资源池偏少。而中国联通的数据中心不仅在全国31个省都有部署,而且延伸到了部分发达的二线城市,云池数量100+,可以为政企客户提供就近的云服务。 其四,作为传统运营商的云业务延伸,中国联通与生俱来就拥有网络的优势,可以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统一服务,例如一些跨域的客户对云网融合的服务有更高要求时,这是联通云的优势所在。 其五,云服务落地的核心,在于场景化的精细度。中国联通在各行各业都有深入的布局,为千行百业提供了创新服务,比如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府等等。如今,中国联通基于联通云3.0操作系统的核心基座能力,开展融合场景创新,打造物联感知云、数海存储云、智能视频云、智链协同云、5G边缘云、自主可控云、混合云七大场景云,为千行百业上云、用数、赋智提供可靠助力。 其六,当前的信创市场是云计算厂商争夺的焦点。而中国联通作为央企显然更具可信度,此外联通在全国各地的政企市场早有布局,不论云服务和应用都是最早参与到信创产业的。基于联通云的河北省政务云平台和联通沃云西咸基地政务云平台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 其七,运营商在运营服务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相比其他厂商,运营商的触角更能够深入扎根到地市、区县,在这方面,联通云可以迅速调用中国联通在各省、地市、区县的运营服务资源。 |
中国IDC服务网 ( 京ICP备2021033606号-3 )
GMT+8, 2024-11-27 19:49 , Processed in 0.0254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